荀彧为什么要帮曹操又要反曹操

荀彧为什么要帮曹操又要反曹操

荀彧为什么开始一直帮助曹操,晚年又要反对

曹操?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

荀彧(163-212)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等;并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张邈、陈宫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不仅智略过人,而且他在为人处事上还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独到之处。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曹操和荀彧这一上市公司合伙人、亲密战友,一直合作的非常好,突然在建安十七年,荀彧和曹操产生了严重的分岐,这一年,曹操早已平定河北,占领襄阳,并刚刚平息了关西的马超和韩遂叛乱,权势与威望达到了人生的顶峰。这时以董昭为首的朝臣提议曹操应晋爵魏公、加九锡。当时曹操也以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不想却遭到了荀彧的强烈反对。曹操只能压制自己的欲望,再寻机会。

一直和曹操合作非常好的荀彧为什么在这个时间上突然站出来激烈反对曹操呢?荀彧反对曹操称魏公。《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现在留给我们大家的疑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称魏公;另一个是荀彧是怎么死的。

先说荀彧是怎么死的吧,因为这个容易解释。《三国志》记载:“以忧薨”。好多人认为曹操意识到了荀彧是一个阻挡自己代汉而立的大石头!在利害关系面前,曹操决定要拿荀彧开刀。于是曹操不顾与荀彧还是儿女亲家,就决定让他永远闭嘴,但又不好意思自己动手,便送了一个空食盒给荀彧,暗示汉朝饭没了,荀彧因此自杀;还有另一种说法是伏皇后的事,毒死荀彧。

这两种说法都有相当大的漏洞,先不说是谁记载的,就是魏国记载的,都不能信,曹操办这个事很阴暗,会让史官记载吗!有很多学者从事实推敲不是真的。如果曹操想杀荀彧,对曹操这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政治家是不会仁慈的,如果曹操想杀荀彧是不会让荀彧家人活的,至少的打压荀彧家。从以后的历史记载,荀彧的儿子活得好好的,发展都没受到一点影响。大家别忘了孔融被杀不有一个成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吗!所以《三国志》记载:“以忧薨”。最贴近事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那么荀彧忧的是什么呢、裴松之认为荀彧一生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魏倾汉,其晚年改节忠汉,出于愧疚之心,才反对曹操进魏公。但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荀彧一直就是一个典型的保皇派,他帮忙曹操的目的就是削弱诸侯的实力。当他看到了曹操的野心时,便极力反抗,但是这时已经晚了。

其实,荀彧忧的是什么也就是他反对曹操称魏公的原因。

鲁肃和孙权说:“汉室不可复兴”.三国时期的主要谋士包括诸葛亮都和鲁肃一个关点,汉朝不可能复兴了,荀彧能例外吗?即使他心系汉朝,他任尚书令多年,一点也没有为汉献帝做点什么,董承、耿纪、韦晃都反对过曹操。以荀彧的谋略要杀曹操成功的几率会很高,荀彧在这十多年什么也没做,我们不能说荀彧帮曹操时有"王佐之才",做汉献帝的忠心臣子时,就没有战略谋划,没有人才储备了。这些都不符合逻辑呀。

那荀彧忧的是什么?反对曹操称魏公的原因是什么呢?

东汉之前,爵位的演化。

西周分封天下,各诸侯国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等级,其中公爵仅在姬氏王爵之下,公爵诸侯国也是屈指可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是“二十级军功爵”制度,除了王爵之外爵位最高的是第二十级彻侯(列侯),并无公爵这个等级。 汉朝立国后沿用了“二十级军功爵”制度,因为刘邦在白马之盟中立下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所以王莽纂汉前虽然权势滔天,但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过一个侯爵显然不能让他满意,于是王莽自封为安汉公,后来王莽篡汉,另立新朝。所以“封公爵”在汉朝意味着不做汉臣,脱离汉制,另立法统。好多人认为,荀彧基于这反对曹操,忠于汉朝。

汉朝的政治制度演化。汉朝中央官制承接于秦,当年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作为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丞相为主要的治国大臣,丞相府中有个百官朝会殿,皇帝有时也亲临朝会殿与丞相商议国事,或由丞相主持廷议,然后领衔上奏。丞相的位高权重,连皇帝也不能不敬三分。凡丞相进见,皇帝得离坐;丞相病重,皇帝得亲临问疾,并遣使送药;丞相死后,移归私第,皇帝车驾往吊,并赐棺,赐葬地,赐冥器等。

由于丞相权位太重,威协了皇权,皇帝很不放心,所以自武帝以后,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尚书台(令),从此之后,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虽然都是政权的负责人,但实际权利已向尚书台。丞相有过失,由尚书问状弹劾。宰相的权利向尚书台转移,东汉时这样的转移更甚,尚书台位至宰相之上。

现在,曹操称魏公后,相对来说,荀彧的地位就下降了。荀彧在严格意义上是曹操的同事而非下属,这是曹操集团其他成员难以相比的。依靠颍川士人领袖和尚书令两大政治身份,荀彧坐稳了集团二号人物的宝座,曹操也不敢完全视荀彧为下属。在曹操的魏公国里,汉朝尚书令肯定是要被边缘化的,这对荀彧的政治影响力可谓重创。荀彧之前已经接受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忍受了颍川士人集团的地位下降,此时实在是忍受不了曹操进封公爵了。

可以说进封公爵导致曹操与荀彧在政治理想与政治利益上都出现了难以调和的对立矛盾,荀彧当然要出来公开反对。随着与曹操的决裂,荀彧的一生辛苦奋斗却换来了“一场空”,忧郁而终也就不奇怪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相关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