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峰湖所处深山区,湖水常年处在低温状态,即便是盛夏的七八月份,上游湖水的温度最高也不过22℃。5月中旬这个时节,六峰湖才开冻没几天。何况六峰面冰层开化不是自然融解的,而是季风掀起波浪,大块儿的浮冰与浮冰之间,在风力的作用下相互撞击,大块变小、小块分开融解。所以,这个时间段的六峰湖湖水上下层水体形成对流,水下的温度比寒冬都要低,鱼体温度在这时是全年最低的,哪来的力气向上游做长距离洄游?因而被逼无奈,为了调节体温,鲤鱼群就地游向越冬栖息地栖身。
五月下旬,到了鲤鱼正常开口的季节,邻家的小伙子约我一道去六峰湖钓鲤。中午出发,骑摩托车至六峰湖82千米处(水库的下游,小伙子上次钓的地方)已是午后15时了,小伙子停下车,我却站都不站。小伙子追上来问:“可以钓浅滩了吗?”我说:“还早,现在应该钓水库的中段。”可是到了库区的水域却看不到一位钓手,小伙子有些疑惑,提出要到上游去看看,然后骑车奔上游而去。我先少量地打下了窝子,支帐篷放防潮垫、挖坑埋锅,准备工作做了1个小时,挂饵下钩,1个小顿口,提竿中1尾湖鲤约1000克。等了又1个小时后,邻家小伙子回来,我大大小小已钓上8尾鲤鱼了。
显然,在五月下旬这一时段里,在东北的吉林和黑龙江所处的北纬43度以上的区域(北纬43度之下区域和辽宁除外),各大中型水库钓鲤鱼还不适合钓浅滩。鲤鱼在这期间仍属追温洄游,而追温洄游与生殖洄游的明显区别是:追温洄游是逐步的,是与索饵同步,在水下饥饿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鲤鱼,沿着近岸上溯,哪有食物沉积就会在哪儿停留几个小时或十数个小时,而真正一直上溯到浅滩上的鲤鱼,正处在生殖I期,不光是温度,水流也是刺激鲤鱼性腺成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鲤鱼群可能正在手竿够不到的河床上。并且,进步生殖I期的鱼类,正逐步将体内的锌元素转入鱼卵上,少口或甚至于停口都是正常的,这也是在整个儿春季乃至春夏之交时节里,用海竿钓不到鲤鱼的原因。
鲤鱼的生殖洄游,会选择水库的上游浅滩作为落脚点。
在鲤鱼的生殖I期,鱼群很少集体索饵,生殖I期期之后,个别的鲤鱼可在早晚两个时间段里偶尔开口。东北许多大的水库,会在鱼类的生殖期后期关闸蓄水,人为地为鱼类的产卵创造条件。淡水鱼类的繁殖离不开水流和水草,就像海水中的鱼儿在月圆的大潮时将卵产在近海一样,有时候产卵的鲤鱼就在钓手的脚下,但鱼不会理会钩上的香饵,它大批量上钩的时段是在产完卵后,饥肠辘辘的鲤鱼对食物毫不挑剔,就地儿疯狂的抢食。
鲤鱼的索饵洄游,是以寻找食物为主要目的引发的,其路径、方向和实践受饵料生物波动的影响较大,不如生殖洄游那么稳定。化邵新钓鱼技巧,微信号:huashaoxindy
正如开篇所提到的:鱼咬钩一阵一阵的。一般来讲,鲤鱼群体受父母群体的生殖制约,这一拨的个头,在1500克之下往往大小都差不多大,这一拨钓的差不多了,下一拨还会来。倘若这拨鱼群在上一个窝点吃腻了商品饵料,或者是这些饵料产生了警觉,那么它就不会碰商品饵。所以适时换饵,也是应对鲤鱼群索饵洄游的方法之一。
许多钓友,对鲤鱼从哪个方向进入窝子非常感兴趣,这点很重要。平常我们钓鲤鱼,因为窝子做的比较大,通常不会将钩饵的落点,如钓鲫鱼那搬定位在窝子中心。因而,找出鲤鱼索饵时,会从哪个方向游入窝点就成了重中之重。有一种说法是,鲤鱼在水中转身总是向左转,所以投饵应投在窝子的左侧。但以笔者的经验和观看大量的钓鱼水下视频显示:这种说法并无科学依据。所有的经验表明:除了在鲤鱼的上溯和下降时期,鱼群有它的固定方向外,起鱼时间里,在索饵游动中午明显的方位现象。
笔者习惯的做法是:在鱼群的上溯期将钩饵定位在鱼群来的方向,在越冬洄游时则正相反,并且兼顾窝点的正前方,也就是窝子做在后,钓饵定位在前,因为许多时候,我们不可能刚巧将窝子做在鱼道上。但这也并非是固定的,还要看风向和水下的暗流走向来决定将钩饵定位在哪一侧,或者依据漂相的方向决定投饵的位置。
大水库中鲤鱼的索饵洄游说是不固定方向,其实在早、中、晚这是三个时间段里仍旧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在早晨这段时间里钓鲤鱼,哪一侧有柳丛遮蔽、水草丛生之处就钓窝子的哪侧,或者在光秃秃的岸基上有山林悬立、徒坎、水体稍微深处。但是在早春和深秋里还要考虑避开背阴处,哪面朝阳就钓哪面,而傍晚则要反其道行之。中午,是神仙难钓午时鱼的时刻,但种种迹象表明:鱼在中午时会待在水温最高的水体里消化食物,有时候鱼就在你的脚下。那么如此说来,在正午的时光不甘寂寞的钓手不妨用用短竿子,尤其是使用钓台悬坠钓的钓友。
文章源自网络钓友分享,作者未知。
咨询小药!点箭头指向的“阅读原文”进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