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ǎng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礼记·郊特牲》
以养父母。——宋·王安石《伤仲永》
殳能生之不能养之。——《荀子·礼论》
监门之养。
归养。——《史记·魏公子列传》
养,供养也。——《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
供养卒大恩。
养不亏。——《韩非子·五蠹》
不食力而养足。——《韩非子·五蠹》
养公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养娇囡(因父母溺爱而性格骄纵的姑娘)
养济院(孤老院。专收鳏寡孤独老人的慈善机构。)
养家人(担负赡养全家生计的人)
饲养
驯养一虫。——《聊斋志异·促织》
笼养之。
于盆而养。
养鸡;养狗;养牛;养马
生育
家家养男当门户。——唐·张籍《筑城词》
养孩子
培养,修养
立太傅少傅以养之。——《礼记·文王世子》。注:“犹教之。”
养其旁条。——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养材儿(正处在教养阶段学习干活的少年)
养廉银子(清朝按职务等级,在常俸之外另给官吏的银钱)
养士(培养人才。)
养息机(修养身心;修炼)
保养
养其身。——宋·苏轼《教战守》
养之太过。
养其根。——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养身(保养身体。同养生。)
治,调养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
养疴(调养疾病。)
皮肤受刺激,产生欲搔的感觉
骨体肤理辨寒暑疾痒。——《荀子·荣辱》。杨倞注:“养与痒同。”
疾、养、凔、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荀子·正名》
姓
“养” 相关成语
修真养性 - 学道修行,涵养性情。
养尊处优 - 养:指生活。指生活在有人伺候、条件优裕的环境中。
养生送终 -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同“养生送死”。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
以战养战 - 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
养家糊口 - 指勉强养活家人,使不饿肚。
修身养性 - 修身: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俭以养廉 - 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
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 积:聚,储蓄。生养儿子是为了方便老年生活,储存谷物是为了防备荒年挨饿
养儿防老 - 养育儿子是为了防备年老。亦泛指养育子女以防老年无依靠。
养痈成患 - 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以己养养鸟 - 以人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比喻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凭主观行事,必然招致失败。
养生之道 - 指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
休养生息 - 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养痈自患 - 痈:毒疮。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俭可以养廉 - 俭:节省,俭约;廉:廉洁。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养痈畜疽 - 生了毒疮不去医治。比喻庇护宽容坏人坏事。
修心养性 - 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养晦韬光 - 指隐藏行迹和才能,不露锋芒。
养生丧死 -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同“养生送死”。丧,治丧。
养痈贻害 - 痈:毒疮。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祸害。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 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养精畜锐 - 养:休养;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锐气。
养威蓄锐 - 培植威力,积蓄锐气。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修鳞养爪 - 比喻保养、积蓄战斗力。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 送一斗米救人,人会怀感恩。送一石米给人会使人贪得无厌而反目成仇。指对人帮助要看时机与对象
养痈遗患 - 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养痈致患 - 痈:毒疮。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养精储锐 - 养:休养;储: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锐气。
养家活口 - 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俭可养廉 - 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养痈自祸 - 痈:毒疮。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祸害。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以养伤身 - 为了获得养育自己的条件,反而使身体受到损害。比喻得不偿失。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养子防老,积谷防饥 -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井养不穷 - 穷:尽。把水井治理保护好,则水源不尽。比喻不断得到别人的恩惠。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养痈贻患 - 痈:毒疮;患:祸害。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姑息坏人坏事,结果自己遭殃。
养疥成疮 - 疥:一种轻微皮肤病;疮: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由疥变成大疮。比喻小事处理不好就会酿成大祸患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 养兵:指供养训练士兵;千日:指长时间。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用兵打仗
养儿备老 - 养育儿子是为了防备自己年老时有人赡养。
养乱助变 - 纵容和帮助动乱。
养力蓄锐 - 养:休养;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锐气。
养生送死 -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
“养” 相关歇后语
养个孩子学响马(旧称劫路的强盗) - 有失家教
串绳子养海带 - 棍子在上头
养济院里的孩子 - 穷小子
眨巴眼养个瞎儿子 - 一辈不如一辈;一代不如一代
九岁当了童养媳 - 活受罪
花架下养鸡鸭 - 煞风景
娘娘养侄女 - 两耽搁
荷花池里养鱼 - 一举两得
喂兔养羊 - 本小利长
狼窝里养孩子 - 性命难保
花子养仙鹤 - 苦中作乐
乞丐养猪 - 没料儿
童养媳伺候公婆 - 小心在意
尼姑养儿子 - 岂有此理
玻璃缸里养鱼 - 大不了
养蛇咬自己 - 自取其祸;惹祸上身
张家的儿子李家养 - 大有名堂
百岁养儿子 - 得之(子)不易
咸菜缸里养白螺 - 难养活
童养媳当媒人 - 自顾不暇;自身难保
猪圈里养骆驼 - 突出
闭日养神 - 悠然自得
和尚养儿子 - 岂有此理
牛棚里养鸡 - 架子不小;好大的架子
养济院里请客 - 穷凑合
跪着养猪 - 看在钱份上
儿子不养娘 - 白疼一场
童养媳当婆婆 - 慢慢熬
童养媳拿钥匙 - 做不了主
童养媳哭老公(丈夫) - 有苦难诉;有苦说不出
动物园里的饲养员 - 习惯与兽类打交道了
咸菜缸里养田螺 - 难养活
详解
汉字“养”的详细解释如下:一、基本信息* 汉字:养* 拼音:yǎng* 部首:丷* 总笔画:9* 繁体字:養二、字义解释1. 抚育,供给生活品:如养育、赡养、抚养、养家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提供生活必需品、照顾和抚育的意思。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如养花、养殖等。这里,“养”指的是对动植物进行照料和管理。3. 生育,生小孩儿:在古文中,“养”有时也用来表示生育的过程。4. 抚养的(非亲生的):如养子、养父、养母等。这些词语表示的是非亲生关系中的抚养和照顾。5. 教育,训练:如培养、教养等。这里,“养”涵盖了教育和训练的含义,指通过教导和训练使人成长和进步。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如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等。这些词语表达了通过休息和滋补来恢复和提升身心状态的意思。7. 保护修补:如养路等。在这里,“养”指的是对公共设施的维护和修缮。三、字形演变与造字本义“养”字的甲骨文由“羊”和“殳”(手持鞭子)组成,表示在山地驱赶羊群,其造字本义为放牧羊群。后来,“养”字专指圈喂家畜家禽,字义引申为供养、奉养、抚育等。在金文中,“养”字继承了甲骨文的字形。而在小篆中,“殳”被讹变为“食”,并由左右结构演变为上下结构,形成了现代汉字“养”的基本形态。四、字义引申与文化内涵“养”字在汉字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指物质上的供养和抚育,还涵盖了精神层面的修养和教育。在传统文化中,“养”常与道德、品行、学识等方面的培养相联系,体现了古人对于全面发展的重视。同时,“养”字也蕴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以及对于身心健康的追求。